
人形機器人在 10 月 1 日的特斯拉 AI Day 上正式亮相。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表示,預計售價將低于 2 萬美元,比汽車還便宜。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發布已經被市場期待。另一方面,小米、Dash等國內科技廠商也在今年下半年陸續發布人形機器人,布局了萬億級服務機器人的藍海。市場。在此背景下,與A股市場相關的概念股近期也出現了暴漲。其中,AD股份、德邦股份、京北股份20個交易日漲幅均超過20%。
有券商認為,仿人機器人可能帶來機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投資機會,可能受益的環節包括減速機、電機、結構件、半導體芯片及器件、傳感器、面板玻璃及材料等。從成本構成來看,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主要是減速器、伺服系統和控制系統,占比分別為32%、22%和12%,成本占比超過65%。
人形機器人再次發布
北京時間10月1日上午,特斯拉2022 AI Day盛大舉行?;顒悠陂g,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原型機正式亮相?!拔覀儸F在展示的機器人就是我們即將投入使用的機器人,”馬斯克在現場表示。特斯拉有信心以更低的成本實現量產。最終產量將達到百萬臺,價格預計在2萬以內。美元。
特斯拉在一家汽車廠展示了人形機器人搬運箱子、給植物澆水和移動金屬棒的視頻。資料顯示,下一代人形機器人重73公斤。人形機器人主要處理體力勞動和大量重復性工作,讓人們從事更多的腦力勞動。
此外,大腦將使用特斯拉的超級計算機系統Dojo,具有超強的計算能力;視覺感知系統主要基于特斯拉FSD的電腦模組和解決方案,面部配備8個同類型汽車的攝像頭,可以監控最遠距離。距離可達250米;運動主要由頸部、手、腿和軀干上的40個機電致動器進行,其中手上的12個機電致動器可以使機器人達到人類靈活度的水平。
在去年的 AI Day 上,特斯拉發布了一款“高 1.72 米,重 56.6 公斤”的人形機器人。馬斯克當時表示,該機器人將使用 Dojo 超級計算機的訓練機制來改進其功能。據悉,Dojo超級計算機的單個訓練模塊由25個D1芯片組成。借助特斯拉自家的高帶寬、低延遲連接器,在不到 1 立方英尺的體積內,計算能力高達(9 萬億)。次),I/O帶寬高達36TB/s。
馬斯克此前曾表示,特斯拉機器人最初的定位是取代從事重復性和危險工作的人。但長期目標是讓它服務于千家萬戶,比如做飯、割草、養老等。馬斯克認為,人形機器人將比汽車業務甚至 FSD 計劃更有價值。
國內廠商積極布局
事實上,特斯拉發布人形機器人擎天柱的原型機,此前已經被市場所期待。
今年 6 月 3 日,特斯拉 CEO 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第二屆特斯拉 AI Day 活動被推遲到 9 月 30 日,屆時可能會展示一款原型人形機器人擎天柱( Prime)。
9月20日,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表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團隊正在研究人形機器人和召喚/自動泊車功能特斯拉機器人將量產,截止日期為本月底。特斯拉可能會在第二屆特斯拉人工智能日(9 月 30 日)活動中展示 Prime()原型。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科技廠商也在積極布局服務機器人產業,今年下半年陸續發布了仿人機器人。
8月11日,小米秋季新品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小米首款全尺寸仿人仿生機器人正式亮相。
據悉,它是繼去年小米仿生四足機器人之后,小米機器人Cyber??家族的新成員。它的內部藝名是“鐵大”。它具有高情商,能感知人的情緒,具有敏銳的視覺,可以3D虛擬重構現實世界?!靶∧X”研發,可實現雙足運動姿勢平衡、四肢強壯、動力峰值扭矩300Nm等領先技術能力。
小米創始人雷軍當時表示,在智能機器人領域,人形仿生機器人技術集成度最高,難度也最大。小米仍處于起步階段,每天都在學習新技能。機器人一定會走進人們的生活?!?/p>
9月2日,智能機器人企業達達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布了云機器人操作系統海瑞OS 5.0和最新版本的旗艦人形服務機器人Cloud.0。
據悉,2.0全身的柔性關節從初代的34個增加到41個,單手可以抓握的負重高達5公斤,遠超初代的0.5公斤。Dash為2.0提供了多種接口,允許合作伙伴和第三方工具將專用測量儀器加載到頭部、肩部和手臂,2.0可以成為各類特種機器人的基礎平臺。
值得指出的是,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已成為共識。數據顯示,2022年,亞洲、美國、歐洲的家務場景服務機器人銷售額預計分別為28億美元、24億美元和17億美元,占比89%。全部的。2022年美國和歐洲商業服務場景機器人銷售額分別為91億美元和60億美元,占比超過60%,2022年亞洲銷售額將達到48億美元,與 2019 年相比增長了近 100%。更快。
產業鏈投資機會
隨著國內外科技廠商紛紛發布仿人機器人,近期A股市場相關概念股也吸引了資金。
同花大盤顯示,AD股份、德邦股份、寶信科技、京北股份、華民股份等9只個股20個交易日漲幅均超過10%,同期上證綜指下跌近5%,創業板指數下跌近10%。10%。
一些券商認為,人形機器人是下一波人工智能場景。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商業化的落地實施,有望帶來前所未有的萬億藍海。在我國智能駕駛生態逐步突破和成熟的大背景下,未來仿人機器人勢在必行,國內企業很可能復制在智能駕駛領域取得的成果。
國聯證券研報顯示,仿人機器人或將帶來上游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投資機會。參考特斯拉公布的工業機器人零部件以及仿人機器人的技術細節和應用場景特斯拉機器人將量產,仿人機器人可能受益的環節包括減速機、電機、結構件、半導體芯片和器件、傳感器、面板玻璃和材料。從成本構成來看,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主要是減速器、伺服系統和控制系統,占比分別為32%、22%和12%,成本占比超過65%。我們判斷減速機在仿人機器人零件中的價值是比較大的。
機器人領域的頂層設計也將支撐機器人產業鏈的加速發展。去年底,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源頭、高端制造業集聚區和集成化新高地。應用程序。
“十四五”期間,推動一批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取得突破,整機綜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關鍵性能和可靠性零部件將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機器人行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一大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業化、新型“小巨人”企業,建設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制造業機器人密度翻倍。